分類彙整: 新大滿貫

新大滿貫基礎題類題更新

今年來到了新大滿貫數學的第二年,我們也較有餘力來編寫一些補充資料。

之前我們曾經為穩拿中的基礎題編寫類題並上傳到這個網站,讓使用的學生可以再強化基礎增加熟練度。目前我們也為新大滿貫編寫了基礎題類題,A版部份已經完成,B版的部份尚在努力中。無論你是否購買新大滿貫數學複習講義,都歡迎大家下載使用,但是請勿做為商業使用,謹限於個人與學校教學用,謝謝。

A版基礎題類題目錄

B版基礎題類題目錄

 

2022版新大滿貫複習講義修訂特色

2022年版的新大滿貫複習講義數學A和B,在參考許多老師的意見後,修訂特色如下:

  1. 將「指數與對數」、「機率」等單元整合成一個單元,強調單元的完整性與單元內的主題之間的連結;另外本書特別在這些整合單元的重點整理及習題標註該重點或習題原屬於高一或高二,選用此書的老師與同學可依模擬考的時程安排複習計畫。
  2. 在頗受好評的「註解」欄中增加更多的說明、實例與圖形,方便學生更完整、快速地理解重點內容。
  3. 依110試辦考試及111學測內容,強化部分重點整理,並新增部分試題。此外,也改寫部分重點整理,改採表格、圖形呈現,更能對比或參照內容。
  4. 長敘述問題是未來大考的趨勢,所以本書也增加了長敘述問題的題數。
  5. 由110試辦考試及111學測試題評估,未來學測數學A的難度大概會與過去的指考數甲相當,數學B的難度則是與指考數乙差不多;因此本次修訂,數學A增加一些難度中上的活用題、習題,大考題也增加數甲試題的比例,而數學B則是減少難度中上的活用題、習題,增加基礎試題的比例,大考題則是增加數乙試題的比例。此外,本次修訂將大考題標註答對率,選用此書的老師與同學可以透過數據判斷該題的難度,講解或練習時更有依據。
  6. 其餘原有新大滿貫複習講義的特色請參閱:新大滿貫複習講義特色(2022版)

更正啟事

感謝許多老師、同學提供《新大滿貫複習講義 數學A》與《新大滿貫複習講義 數學B》的研讀及勘誤意見,我們將於下一個版本進行修訂,底下則是先列出需要更正的部分:

數學A講義本

p.44 習題17

修訂 常數項誤植為「\({a_n}\)」,請修改為「\({a_0}\)」。

 

p.149 是非題4

修訂 「\({\theta _1}\),\({\theta _2}\)分別為第一、二象限角」漏列條件,請修改為「\({\theta _1}\),\({\theta _2}\)分別為第一、二象限角\({0^ \circ } < {\theta _1},\;{\theta _2} < {180^ \circ }\)」。

若沒有「\({0^ \circ } < {\theta _1},\;{\theta _2} < {180^ \circ }\)」的條件,則本題答案應該為「╳」,反例為:\({\theta _1} = {60^ \circ }\),\({\theta _2} = {480^ \circ }\),則\(|\cos {\theta _1}|\; = \;|\frac{1}{2}|\; = \frac{1}{2}\),\(|\cos {\theta _2}|\; = \;| – \frac{1}{2}|\; = \frac{1}{2}\),但\({\theta _1} + {\theta _2} = {540^ \circ } \ne {180^ \circ }\)

 

p.160 混和題2

修訂 請修改為「令\(D = m – n\)表\(B\)點同方向可移動的最大距離」。

 

解答本

p.80 是非題1(講義本p.168是非題1)

修訂 解答本答案誤植為○,請修改為「」。教師用書答案正確。

 

 

數學B講義本

p.42 習題17

修訂 常數項誤植為「\({a_n}\)」,請修改為「\({a_0}\)」。

 

p.144 是非題4

修訂 「\({\theta _1}\)、\({\theta _2}\)分別為第一、二象限角」漏列條件,請修改為「\({\theta _1}\)、\({\theta _2}\)分別為第一、二象限角\({0^ \circ } < {\theta _1},\;{\theta _2} < {180^ \circ }\)」。

若沒有「\({0^ \circ } < {\theta _1},\;{\theta _2} < {180^ \circ }\)」的條件,則本題答案應該為「╳」,反例為:\({\theta _1} = {60^ \circ }\),\({\theta _2} = {480^ \circ }\),則\(|\cos {\theta _1}|\; = \;|\frac{1}{2}|\; = \frac{1}{2}\),\(|\cos {\theta _2}|\; = \;| – \frac{1}{2}|\; = \frac{1}{2}\),但\({\theta _1} + {\theta _2} = {540^ \circ } \ne {180^ \circ }\)

 

p.155 混和題2

修訂 請修改為「令\(D = m – n\)表\(B\)點同方向可移動的最大距離」。